[1]刘莉, 陆森. 数字经济、金融发展与经济韧性[J]. 财贸研究, 2023, (7): 67-83. [2]何德旭, 程贵. 绿色金融[J]. 经济研究, 2022, (10): 10-17. [3]文书洋, 张琳, 刘锡良. 我们为什么需要绿色金融? ——从全球经验事实到基于经济增长框架的理论解释[J]. 金融研究, 2021, (12): 20-37. [4]傅亚平, 彭政钦. 绿色金融发展、研发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J]. 统计与决策, 2020, (21): 120-124. [5]刘莎, 刘明. 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西北地区环境指数实现“巴黎承诺”有无可能?[J]. 当代经济科学, 2020, (1): 71-84. [6]陈小运, 黄婉. 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的经验证据[J]. 财经论丛, 2024, (4): 60-69. [7]文书洋, 林则夫, 刘锡良. 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质量: 带有资源环境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J]. 中国管理科学, 2022, (3): 55-65. [8]王遥, 潘冬阳, 张笑. 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6): 33-42. [9]姚登宝, 王晓曼, 姚玉悦. 绿色金融发展对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3, (1): 13-26. [10]Cao Z., Tao L. Green Finance and Economic Resilience: Investigating the Nexus with Natural Resources Through Econometric Analysis[J].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23, (12): 929-940. [11]喻旭兰, 周颖. 绿色信贷政策与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 基于减排和发展的视角[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 (7): 179-200. [12]金环, 于立宏, 徐远彬. 绿色产业政策与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2, (6): 136-146. [13]王馨, 王营.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 2021, (6): 173-188, 11. [14]鞠晓生, 卢荻, 虞义华. 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 经济研究, 2013, (1): 4-16. [15]Martin R., Sunley P., Tyler P. Local Growth Evolutions: Recession, Resilience and Recovery[J].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5, (2): 141-148. [16]孙久文, 孙翔宇. 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和在中国应用的探索[J]. 经济地理, 2017, (10): 1-9. [17]马骏. 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 金融论坛, 2015, (5): 18-27. [18]赵云辉, 白佳奇, 梁宇奇. 什么样的绿色创新模式产生城市高竞争力? ——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J]. 系统管理学报, 2024, (2): 420-440. [19]韩景旺, 李瑞晶. 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及关联网络[J]. 金融理论探索, 2023, (1): 50-60. [20]张翀, 焦伟伟. 风险投资与经济韧性——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 投资研究, 2021, (6): 23-39. [21]Zhang Y., Fang X., Yang Z., et al. Green Fin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Evidence from China's Green Finance Reform Pilot Zone[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23, (11): 3531-3549. [22]李秀珍, 方霞, 杨振宇, 等. 绿色金融和数字技术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6): 139-158, 174. [23]赵方杜, 石阳阳. 社会韧性与风险治理[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 17-24. [24]Reggiani A., De Graaff T., Nijkamp P. Resilienc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patial Economic Systems[J].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2002, (2): 211-229. [25]孙阳, 张落成, 姚士谋.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长三角地级城市韧性度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8): 151-158. [26]刘华珂, 何春. 绿色金融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检验——来自中国272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投资研究, 2021, (7): 37-52. [27]胡剑波, 陈行. 绿色财政会增强绿色金融的减排效果吗?——基于减污降碳视角[J]. 财经论丛, 2023, (10): 25-35. [28]许志勇, 韩炳, 彭芸, 等. 企业金融化、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 科研管理, 2023, (6): 74-84. [29]徐圆, 张林玲. 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及由来: 产业结构多样化视角[J]. 财贸经济, 2019, (7): 110-126. [30]何剑, 张梦婷. 资本约束下的经济韧性重塑: 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视角[J]. 世界经济研究, 2017, (8): 109-121 , 137. [31]谭俊涛, 赵宏波, 刘文新, 等. 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2): 173-181. [32]胡荣才, 廖彰舜. 绿色信贷对发电行业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23, (1): 79-89. [33]朱向东, 黄永源, 朱晟君, 等. 绿色金融影响下中国污染性产业技术创新及其空间差异[J]. 地理科学, 2012, (5): 777-787. [34]刘逸, 纪捷韩, 张一帆, 等.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韧性的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9): 2029-2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