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 财贸经济, 2013, (1): 95-100. [2] 童锦治, 苏国灿, 魏志华.“营改增”、企业议价能力与企业实际流转税税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15, (11): 14-26. [3] 范子英, 彭飞.“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 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J]. 经济研究, 2017, (2):82-95. [4] 田志伟, 胡怡建.“营改增”对财政经济的动态影响: 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 财经研究, 2014, (2): 4-18. [5] 周彬, 杜两省. 营改增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财税体制改革应对[J]. 当代财经, 2016, (6): 25-33. [6] 陈晓光. 增值税有效税率差异与效率损失——兼议对“营改增”的启示[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8): 67-84. [7] 陈钊, 王旸.“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16, (3):36-45. [8] 王桂军, 曹平.“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兼议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引进[J]. 财经研究, 2018, (3): 4-19. [9] 栾强, 罗守贵.“营改增”激励了企业创新吗?——来自上海市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 (1): 87-95. [10] 王瑜, 綦好东. 实际税负、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农工一体化企业与农工非一体化企业的比较[J]. 税务研究, 2015, (3): 108-112. [11] 蒲丹琳, 孙维萱, 王蔷, 洪昀. CFO管理能力、企业税负水平与企业价值[J]. 系统工程, 2015, (3): 97-103. [12] 蔡蕾, 苏文兵, 李心合. 税率调整、公司避税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基于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经验证据[J]. 当代财经, 2017, (6): 120-132. [13] Brammer S., Pavelin S. Building A Good Reputation[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2(6): 704-713. [14] 王雄元, 刘焱, 全怡. 产品市场竞争、信息透明度与公司价值——来自2005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财贸经济, 2009,(10): 30-36. [15] 林钟高, 魏立江, 王海生. 投资者法律保护、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价值[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9): 57-67. [16] 李强, 李恬. 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J]. 经济与管理, 2017, (6): 68-76. [17] 范子英, 彭飞, 刘冲. 政治关联与经济增长——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J]. 经济研究,2016, (1): 114-126. [18] Heckman J. J., Ichimura H., Todd P.Matching As An Econometric Estimator: Evidence from Evaluating A Jobtraining Programme[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64(4):605-654. [19] 张立民, 李琰.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基于财务困境公司的经验证据[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7, (2): 13-23. [20] 贺小刚, 张远飞, 连燕玲, 吕斐斐. 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J]. 2013, (1): 103-115. [21] 陈玉罡, 石芳. 反收购条款、并购概率与公司价值[J]. 会计研究, 2014, (2): 34-40. [22] 黎文靖, 李耀淘. 产业政策激励了公司投资吗[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5): 122-134. [23] 孟庆玺, 尹兴强, 白俊. 产业政策扶持激励了企业创新吗——基于“五年规划”变更的自然实验[J]. 南方经济, 2016, (12): 1-25. [24] 孔东民, 刘莎莎, 王亚男. 市场竞争、产权与政府补贴[J]. 经济研究, 2013, (2): 55-67. [25] 简泽, 谭利萍, 吕大国, 符通. 市场竞争的创造性、破坏性与技术升级[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5): 1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