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小涓, 黄颖轩. 数字时代的市场秩序、市场监管与平台治理[J]. 经济研究, 2021, (12): 20-41. [2] 王岭.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政府监管转型研究[J]. 管理世界, 2024, (3): 110-126. [3] 王俊豪, 周晟佳. 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溢出效应[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 (3): 103-119. [4] Janowski T. Digital Government Evolution: From Transformation to Contextualization[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15, 32(3): 221-236. [5] 毕青苗, 徐现祥. 数字政府如何提高政府效率——来自政务一体机的证据[J]. 经济学报, 2024, (3): 243-274. [6] Krishnan S., Teo T. S. H., Lim V. K. G.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government Maturity, Corruption,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 Cross-country Analysi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3, 50(8): 638-649. [7] 米加宁, 彭康珺, 章昌平. 大数据能驱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吗?[J]. 电子政务, 2020, (1): 13-19. [8] 段永彪, 董新宇. “技术-制度”双向适配: 数智化转型重构政府监管机制的逻辑——基于浙江省“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的案例研究[J/OL]. 电子政务. https://link.cnki.net/urlid/11.5181.TP.20250402.1647.002. [9] Carroll P. Does Regulatory Impact Assessment Lead to Better Policy?[J]. Policy and Society, 2010, 29(2): 113-122. [10] 刘戒骄, 梁峰.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信监管改革的方向与内容[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2): 71-77. [11] 张红凤, 姜琪, 吕杰. 经济增长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检验与政策启示[J]. 经济研究, 2019, (11): 180-194. [12] 朱恒鹏. 管制的内生性及其后果: 以医药价格管制为例[J]. 世界经济, 2011, (7): 64-90. [13] Johnson M. S. Regulation by Shaming: Deterrence Effects of Publicizing Violations of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Law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20, 110(6): 1866-1904. [14] 陈强远, 崔雨阳, 蔡卫星. 数字政府建设与城市治理质量: 来自公共安全部门的证据[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4, (11): 132-154. [15] Elbahnasawy N. G. Can E-government Limit the Scope of the Informal Economy?[J]. World Development, 2021, 139(3): 105341. [16] 王磊, 徐骏. 数字政府赋能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的拟自然实验[J]. 财经论丛, 2024, (5): 28-38. [17] 于文超, 王丹. 数字政府建设能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经研究, 2024, (1): 124-138. [18] Peng Y., Tao C. C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mot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olicy and Innovation[J]. 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 2022, 7(3): 100198. [19] 伦晓波, 刘颜. 数字政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通向数字中国之路[J]. 经济管理, 2024, (8): 5-25. [20] 张明志, 郇馥莹, 史新杰, 等. 数字政府建设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24, (6): 40-58. [21] Castro C., Lopes C. Digital Gover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2022, 13(2): 880-903. [22] 李鹏, 丁洲, 范静. 数字政府建设是否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基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门槛效应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3): 84-94. [23] 王俊豪. 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 需求分析、构建导向与整体框架[J]. 管理世界, 2021, (2): 148-164. [24] 张三保, 康璧成, 张志学. 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J]. 经济管理, 2020, (4): 5-19. [25] 吴超鹏, 唐菂.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6, (11): 125-139. [26] 魏礼群. 实施有效监管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N]. 人民日报, 2015-08-30. [27] 郭克莎. 简政放权改革中的政府监管改革[J]. 经济学动态, 2017, (6): 4-12. [28] 孟庆国, 林彤, 乔元波, 等. 中国地方政府大数据管理机构建设与演变——基于第八次机构改革的对比分析[J]. 电子政务, 2020, (10): 29-38. [29] 上官泽明, 赵晓艳, 牛富荣. 互联网发展、制度环境与财政透明度[J]. 财政研究, 2020, (10): 74-88. [30] 刘俸奇, 储德银, 姜春娜. 财政透明、公共支出结构与地方政府治理能力[J]. 经济学动态, 2021, (4): 107-123. [31] 袁天荣, 张佩雯, 刘瑞. 数据要素共享与新质生产力——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机制分析[J]. 经济与管理, 2025, (2): 1-11. [32] 杜群阳, 周方兴, 战明华. 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周期波动[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4): 61-79. [33] 韩承斌, 王智新. 数字经济能否缓解企业金融资源错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4, (6): 89-99. [34] 何雨可, 牛耕, 逯建, 等. 数字治理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的证据[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4, (1): 47-66. [35] 张蕾蕾, 宋林. 数字治理与城市经济韧性[J]. 经济学动态, 2024, (10): 109-127. [36] 王永进, 冯笑.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创新[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2): 24-42. [37] 黄亮雄, 孙湘湘, 王贤彬. 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创业了吗?——来自地级市的证据[J]. 财经研究, 2020, (2): 142-155. [38] Majeed M. T., Malik A. E-governme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 Pakistan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2016, 26(2): 107-128. [39] 江艇. 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5): 100-120. [40] 王询, 吴钐珊. 税收征管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2, (5): 63-74. [41] 雷卓骏, 刘晔. 制度创新何以赋能区域创新: 来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模式的证据[J]. 中国软科学, 2024, (9): 113-123. [42] 刘家民, 马晓钰, 赵斌, 等. 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了吗?[J]. 产业经济研究, 2024, (2): 15-29. [43] LeSage J., Pace R. K.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 Chapman and Hall/CRC, 2009, pp. 7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