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云成.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研究[D]. 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2012: 1-2. [2] 赵昌文, 朱鸿鸣. 央企产融结合技术分析[J]. 上海国资, 2013, (1): 35-37. [3] 杜卿卿. 话信中利总裁汪潮涌: 产融结合是大趋势[N].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9-23. [4] 管维立. 产融结合: “国企有些钱能赚, 有些钱不能赚”[N]. 南方周末, 2013-06-20. [5] 杨晓波. 通用电气重组转型回归高端制造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4/13/c_127681347.html. [6] 郭珺明. 央企产融结合要着力回答三大问题[N]. 中国证券报, 2013-02-25. [7] 郭玉志.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 国企改革将培育产融结合财团[EB/OL]. http://news. xinhuanet. com/fortune/2013-11/22/c_125744042. html,2013. [8] 田汇东, 王祖诚, 杜云昆. 产业与金融结合的一种新形式——记吉林市松江财团[J]. 经济管理, 1987, (10): 22-24. [9] 刘兴利, 杨自彬, 向培森. 从沈阳有色公司利用横向联合解决“三源”短缺引起的联想[J]. 经济管理, 1986, (7): 40-42. [10] 宋养琰. 论股份制及其在我国深化企业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1989, (2): 74-82. [11] 宋养琰. 正确认识股份制组建和发展过程中产权关系的演变[J]. 经济研究, 1990, (5): 44-47. [12] 曹凤岐. 走产融结合的新路[J]. 农村金融研究, 1989, (5): 48-50. [13] 王红五. 产融本一家 联合渡难关[J]. 华东经济管理, 1991, (4): 41-42. [14] 王铁男, 李艳岩. 我国目前不具备发展企业集团条件[J]. 求是学刊, 1991, (5): 41-45. [15] 姚宏高. 对我国产融股份结合的认识与思考[J]. 金融管理与研究, 1992, (4): 23-27. [16] 杜益明. 产融结合论[J]. 浙江金融, 1992, (8): 21-23. [17] 张奇英. 西方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趋势[J].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5, (2): 29-30. [18] 李扬, 王国刚, 王军, 房汉廷. 产融结合: 发达国家的历史和对我国的启示[J]. 财贸经济, 1997, (9): 3-10. [19] 姚先国, 程迅. 交易费用与产融结合[J]. 浙江金融, 1995, (9): 9-11. [20] 程迅. 产融结合的理论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 (1): 104-109. [21] 魏杰. 产融结合的体制基础[J]. 财经科学, 1997, (5): 1-5. [22] 余鹏翼. 产融结合的制度变迁及制度安排[J]. 经济学动态, 2002, (6): 31-34. [23] 葛兆强. 产融结合: 国有银企关系重建的制度基础[J]. 人文杂志, 1999, (1): 62-67. [24]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 产融结合: 国企债务重组的最佳选择[J]. 南京金专学报, 1998, (3): 14-18. [25] 白钦先. 产融结合, 主办银行与重塑银企关系[J]. 城市金融论坛, 1997, (10): 7-11. [26] 房汉廷. 警惕产融联姻的弊端[J]. 改革, 1997, (4): 5-6. [27] 操建华. 产融结合是否应相互参股[J]. 金融研究, 1998, (9): 46-47. [28] 黄明. 产融结合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制度分析[J]. 学习与探索, 1999, (2): 38-45. [29] 袁晶. 当代产融结合模式初探[D]. 厦门: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30] 邓艳梅. 产融结合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借鉴[D]. 杭州: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31] 郑文平, 苟文均. 中国产融结合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 2000, (3): 47-51. [32] 葛兆强. 产融结合: 国有银企关系重建的制度基础[J]. 人文杂志, 1999, (1): 62-67. [33] 周婷. 国资委支持央企“产融结合”, 鼓励央企不留存续资产整体上市[N]. 中国证券报, 2010-12-24. [34] 饶霞飞. 中国产融结合热潮: 央企金融资产达2万亿[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108/095617264088.shtml,2013. [35] 傅艳. 产融结合简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1): 69-71. [36] 李革森. 我国产融结合的绩效检验——来自证券市场的证据[J]. 开放导报, 2004, (2): 101-103. [37] 张庆亮, 孙景同. 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企业绩效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7): 96-102. [38] 程宏伟, 常勇, 刘丽. 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实证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 (5): 35-41. [39] 朱晖. 入世带来我国产融结合的新发展[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3, (7): 29-33. [40] 杨超. 三九VS德隆 复制GE未遂的背后[J]. 中外管理, 2004, (8): 26-28. [41] 赵文广. 德隆个案否定不了产融结合趋势[N]. 中国证券报, 2004-07-17. [42] 吴越, 赵守国. 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产融结合管理若干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6): 96-98. [43] 赵昌文, 朱鸿鸣. 央企产融结合的技术分析[J]. 上海国资, 2013-01-18: 35-37. [44] 孙源, 吴娜. 防范产融结合的潜在风险[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4-09. [45] 徐以升. 产融大结合还要不要“红线”?[N]. 第一财经日报, 2009-11-05. [46] 杜国功, 高文燕.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及金融资产监管研究[J].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2, (3): 13-16. [47] 李岚. 中国房地产业产融结合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48] 赵洪武. 中国铁路产融资本融合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49]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姚晔, 李建明, 胡迟. 中信集团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N]. 中国企业报, 2007-11-27. [50] 刘保华. 资产证券化与我国产融结合模式的演进[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4): 56-57. [51] 刘文波. 央企产融结合的趋势与挑战——访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N]. 中国航空报, 2010-5-20. [52] 史晨昱. 国际产融结合三大特征[J].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8-19. [53] 李惠彬, 董琦, 曹国华. 基于熵理论的我国产融结合趋势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1, (11): 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