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安霁,林洲钰.“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2,(5):111-114. [2] 张劲松.基于共赢的“新三板”制度选择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2,(1):107-111. [3] 闫庆友,陶杰.“新三板”挂牌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 财会月刊,2014,(4):13-16. [4] 秦江萍,于丹.“新三板”企业内控缺陷分析及对策[J]. 财会月刊,2015,(31):16-21. [5] 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审计研究,2010,(2):83-90. [6] 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 会计研究,2011(8):53-96. [7] 张国清.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管理,2008,(2): 23-24. [8] 佟岩,徐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的动态依存关系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3,(2):111-122. [9] 尹律.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基于强制性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实证研究[J]. 审计研究,2016,(4):83-89. [10] 李江涛,何苦.上市公司以真实盈余管理逃避高质量审计监督的动机研究[J]. 审计研究,2012,(5):58-67. [11] 曹国华,鲍学欣,王鹏.审计行为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吗? [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1):30-38. [12] 杨德明,胡婷.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J]. 审计研究,2010,(5):90-97. [13] 刘丹.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客户企业盈余管理[J]. 经济问题,2014,(2):115-120. [14] 王福胜,吉姗姗,程富.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比较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4,(2):95-106. [15] Roychowdhury,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 335-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