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元伟.电子商务时代税收制度及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J]. 税务研究,2002,(7):20-27. [2] 孙玉栋.中国税收负担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0-53. [3] 蒋洪,于洪.从需求弹性计量看我国消费课税税负归宿[J]. 当代财经, 2004,(5):29-32. [4] 张阳,雷海良.我国地区间税收负担差异分析[J]. 税务研究,2002,(12):52-59. [5] 杨杨,杜剑.我国区域税负公平探析——以税收与税源的关系为研究视角[J]. 税务与经济,2011,( 6):77-83. [6] 张曼璐.江苏省税收收入与税源背离问题研究[D]. 南京: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 谭光荣,尹宇.我国地区、地区宏观税负比较研究[J]. 财会月刊,2013,(6):41-43. [8] 平新乔,张海洋,梁爽等.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税负[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3):6-12. [9] 张艳彦,娄剑翔,朱为群.中国 GST地区收入与其负担的差异研究[J]. 财经研究,2015,(4):78-89. [10] 黄夏岚,刘怡.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J]. 财贸经济,2012,(1):25-33. [11] 许善达.关于税收负担研究的几个问题[J]. 税务研究,1998,(2):14-15. [12] 许善达.宏观税负与财税改革[J]. 金融发展评论,2011,(2):1-5. [13] 王道树.企业所得税收入归属机制研究[J]. 财贸经济,2007,(4):10-17. [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制度创新与地区协调研究”课题组. 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情况及其对地区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J]. 发展研究,2011,(1):10-15. [15] 聂海峰,刘怡.城镇居民的间接税负担: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估算[J]. 经济研究,2010,(7):31-42. [16] 杨帆,刘怡.重构增值税地区间分享制度[J]. 税务研究,2014,(8):12-18. [17] 王群,唐登山,周全林.中国增值税税源与税收省际背离研究[J]. 当代财经,2015,(4):34-42. [18] 行伟波,李善同.本地偏好、边界效应与市场一体化——居于中国地区间增值税流动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09,(7):1455-1474. [19] 徐现祥,李邭.中国省际贸易模式:基于铁路货运的研究[J]. 世界经济,2012,(9):47-54. [20] 刘金山,李宁.我国区际贸易及价格传导效应研究[J]. 财贸经济,2013,(6):97-108. [21] 于洋.中国省际贸易流量再估算与区间分解[J]. 中国经济问题,2013,(5):100-108. [22] 张少军,李善同.中国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特征与展望:1987-2007[J]. 财贸经济,2013,(10):100-107. [23] 张少军.贸易的本地偏好之谜:中国悖论与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3,(11):3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