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伟, 陈斌开. 税收激励和企业投资——基于2004—2009年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J]. 管理世界, 2016, (5): 9-17. [2]吴怡俐, 吕长江, 倪晨凯. 增值税的税收中性、企业投资和企业价值——基于“留抵退税”改革的研究[J]. 管理世界, 2018, (8): 180-194. [3]刘启仁, 赵灿, 黄建忠. 税收优惠、供给侧改革与企业投资[J]. 管理世界, 2019, (1): 78-96, 114. [4]王凤荣, 苗妙. 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15, (2): 16-30. [5]刘勇政, 吕冰洋, 李岩. 中国高投资率之谜: 分税制的激励作用[J]. 经济研究, 2021, (3): 65-82. [6]潘珊, 龚六堂. 中国税收政策的福利成本——基于两部门结构转型框架的定量分析[J]. 经济研究, 2015, (9): 44-57. [7]赵仁杰, 范子英. 税费替代: 增值税减税、非税收入征管与企业投资[J]. 金融研究, 2021, (1): 71-90. [8]Shleifer A., Vishny R. W. Politicians and Firm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4): 995-1025. [9]Chen S., Sun Z., Tang S., et 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1, 17(2): 259-271. [10]杜兴强, 曾泉, 杜颖杰. 政治联系、过度投资与公司价值[J]. 金融研究, 2011, (8): 93-110. [11]曹春方, 马连福, 沈小秀. 财政压力、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地方国企过度投资[J]. 经济学(季刊), 2014, (4): 1415-1436. [12]蔡庆丰, 陈熠辉. 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激励异化与企业投资[J]. 管理世界, 2023, (5): 25-37. [13]王克敏, 刘静, 李晓溪. 产业政策、政府支持与公司投资效率研究[J]. 管理世界, 2017, (3): 113-145-188. [14]孙钰鹏, 苑泽明. 财政压力与企业避税——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 财经论丛, 2020, (8): 22-31. [15]江飞涛, 曹建海. 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J].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1): 53-64. [16]权小锋, 吴世农, 文芳. 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 经济研究, 2010, (11): 73-87. [17]Stulz R. M. 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mal Financing Polici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 26(1): 3-27. [18]吕长江, 张海平. 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 管理世界, 2011, (11): 118-126+188. [19]高芳. 公司治理、管理者代理问题与财务重述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3): 168-177. [20]刘行. 政府干预的新度量——基于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的视角[J]. 金融研究, 2016, (9): 145-160. [21]许敬轩, 王小龙, 何振. 多维绩效考核、中国式政府竞争与地方税收征管[J]. 经济研究, 2019, (4): 33-48. [22]Richardson S. 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 11(2-3): 159-189. [23]刘张发. 在职消费、过度投资与国有企业创新投入[J] . 财经论丛, 2020, (8): 63-72. [24]王小鲁, 樊纲, 李爱莉. 中国分省营商环境指数2023年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 [25]白重恩, 刘俏, 陆洲, 等.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5, (2): 81-91. [26]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 1149 家上市公司的研究[J]. 管理世界, 2006, (3): 104-113. [27]张会丽, 陆正飞. 现金分布、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现金持有状况的考察[J]. 管理世界, 2012, (3): 141-150, 188. [28]曹春方, 周大伟, 吴澄澄. 信任环境、公司治理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J]. 世界经济, 2015, (5): 125-147. [29]赵勇, 魏后凯. 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J]. 管理世界, 2015, (8): 14-29, 187. [30]贾康, 刘军. 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研究[J]. 税务研究, 2005, (4): 24-31. [31]谭小芬, 张文婧.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杠杆率分化[J]. 经济研究, 2021, (6): 76-92. [32]徐明东, 田素华. 转型经济改革与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基于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 管理世界, 2013, (2): 125-135+171. [33]陈冬, 孔墨奇, 王红建.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 经济周期与国企避税[J]. 管理世界, 2016, (5): 46-63. [34]陈金至, 刘元春, 宋鹭. 进退相济: 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与宏观稳定效应[J]. 管理世界, 2023, (10): 23-41. [35]鲁桐, 党印.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 分行业比较[J]. 经济研究, 2014, (6): 115-128. [36]尹美群, 盛磊, 李文博. 高管激励、创新投入与公司绩效——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分行业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 (1): 109-117. [37]Dickinson V. Cash Flow Patterns as a Proxy for Firm Life Cycle[J]. Accounting Review, 2011, 86(6): 1969-1994. [38]刘诗源, 林志帆, 冷志鹏. 税收激励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J]. 经济研究, 2020, (6): 105-121. [39]姚东旻, 朱泳奕, 张鹏远. 税种差异、实际税率与企业生产要素需求[J]. 世界经济, 2020, (5): 122-144. [40]申亮, 刘浩. 财政压力、目标动员与地方高质量发展[J]. 财经论丛, 2024, (9): 4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