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永贵, 李霞. 促进还是抑制: 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 (2): 131-149. [2]袁礼, 周正. 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与企业绿色专利再配置[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12): 127-145. [3]陈诗一, 汪莉. 中国地方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J]. 学术月刊, 2016, (6): 37-52. [4]马勇, 章洪铭.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传导机制与政策应对[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 (8): 42-60. [5]余海跃, 康书隆.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企业融资成本与投资挤出效应[J]. 世界经济, 2020, (7): 49-72. [6]蔡庆丰, 吴奇艳, 吴冠琛. 地方隐性债务、银行风险感知与企业信贷可得性[J]. 中国工业经济, 2024, (1): 112-130. [7]曹婧, 毛捷, 薛熠. 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 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 2019, (5): 5-22. [8]毛捷, 黄春元. 地方债务、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验证[J]. 金融研究, 2018, (5): 1-19. [9]李增福, 徐晓珠, 甘月.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就业效应[J]. 财经研究, 2024, (7): 50-64. [10]吴育辉, 莫一帆.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企业并购[J]. 经济学动态, 2024, (4): 70-91. [11]饶品贵, 汤晟, 李晓溪. 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 基于企业杠杆操纵的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1): 151-169. [12]刘贯春, 程飞阳, 姚守宇, 等.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改善[J]. 管理世界, 2022, (11): 71-89. [13]刘澜飚, 陈晨, 王博. 地方政府债务长期化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J]. 南开经济研究, 2023, (12): 181-198. [14]上官泽明, 牛富荣. 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当代财经, 2020, (1): 27-36. [15]张建顺, 匡浩宇. 地方债治理促进了企业创新吗?——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国际金融研究, 2021, (6): 86-96. [16]胡玥, 张涵萌, 马文杰.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与企业人力资本升级[J]. 经济管理, 2022, (8): 152-169 [17]武辉, 朱玉坤.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基于新《预算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 南方经济, 2024, (2): 1-20. [18]王馨, 王营.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 2021, (6): 173-188, 11. [19]曹洪军, 陈泽文. 内外环境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效应——高管环保意识的调节作用[J].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6): 95-103. [20]王海, 郭冠宇, 尹俊雅. 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J]. 经济学动态, 2023, (12): 76-91. [21]Stiglitz J. E. , Weiss A.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3): 393-410. [22]赵静, 栾甫贵. 数字经济、研发要素流动与企业创新边界[J]. 统计与决策, 2024, (2): 183-188. [23]Porter M. E. , Linde C.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5, 9(4): 97-118. [24]Hambrick D. C. , Mason P. A. 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 9(2): 193-206. [25]李亚兵, 夏月, 赵振. 高管绿色认知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7): 113-123. [26]黎文靖, 郑曼妮.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6, (4): 60-73. [27]Rambachan A. , Roth J. A More Credible Approach to Parallel Trend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23, 90(5): 2555-2591. [28]安礼伟, 蒋元明. 长三角区域规划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PSM-DID模型的经验研究[J]. 产业经济研究, 2020, (4): 45-60. [29]蒋为. 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2015, (2): 76-87. [30]Hadlock C. J. , Pierce J. R. New Evidence on Measur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 Moving beyond the KZ Index[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0, 23(5): 1909-1940. [31]周楷唐, 麻志明, 吴联生. 高管学术经历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J]. 经济研究, 2017, (7): 169-183. [32]陈诗一, 陈登科. 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经济研究, 2018, (2): 20-34. [33]杨鹏, 刘航, 张柳钦等. 税收激励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来自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经验证据[J]. 财政研究, 2023, (9): 86-102. [34]杜欣. 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机制与效应——基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的经验考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19): 2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