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杰长, 徐紫嫣. 迈向2035年的中国服务业: 前景、战略定位与推进策略[J]. China Economist, 2021, 16(1): 58-75. [2] 储德银, 李媛, 张同斌. 产业关联视角下增值税行业税负差异的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 2023, (7): 174-190. [3] 谢获宝, 惠丽丽. 营改增政策提高了服务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吗?[J]. 管理评论, 2021, (1): 3-12. [4] 李永友, 严岑. 服务业“营改增”能带动制造业升级吗?[J]. 经济研究, 2018, (4): 18-31. [5] 孙晓华, 张竣喃, 郑辉. “营改增”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吗?[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8): 5-23. [6] 汤泽涛, 汤玉刚. 增值税减税、议价能力与企业价值——来自港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 财政研究, 2020, (4): 115-128. [7] 王鲁佳. 增值税税率改革对行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基于2018年税率改革的投入产出分析[D]. 烟台: 山东工商学院, 2019. [8] 方红生, 胡稳权, 张旭飞, 等. 增值税税率简并政策的行业税负效应[J]. 经济研究, 2022, (7): 136-152. [9] Doyle J., Samphantharak K. $2. 00 Gas!Studying the Effects of a Gas Tax Moratorium[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8, 37(3): 869-884. [10] Ardalan A., Kessing S. G. Tax Pass-through in the European Beer Market[J]. Empirical Economics, 2021, 25(5): 919-940. [11] 谷成, 王巍. 增值税减税、企业议价能力与创新投入[J]. 财贸经济, 2021, (9): 35-49. [12] 余淼杰, 李晋. 进口类型、行业差异化程度与企业生产率提升[J]. 经济研究, 2015, (8): 85-113. [13] 崔惠玉, 田明睿, 王倩. 增值税留抵税款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吗[J]. 财贸经济, 2022, (8): 59-73. [14] 范子英, 彭飞. “营改增”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 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J]. 经济研究, 2017, (2): 8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