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 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 [2] 林春,孙英杰.财政分权背景下的经济增长质量地区差异——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应的检验[J]. 财经论丛,2017,(12):33-42. [3] Qian Yingyi,Gerard Roland.Federalism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J]. American Ecomonic Review,1998,88(5):1143-1162. [4] 范子英,张军.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J]. 管理世界,2009,(7):15-25,187. [5] 曾淑婉.财政支出、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贸研究,2013,(1):101-109. [6] 余泳泽,刘大勇.“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全要素生产率:“竞次”还是“竞优”[J]. 财贸经济,2018,(1):23-37,83. [7] 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J].经济学(季刊),2002,(4):111-130. [8] 赵文哲.财政分权与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关系研究[J]. 管理世界,2008,(7):34-44,187. [9] 杜俊涛,陈雨,宋马林.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 科学决策,2017,(9):65-92. [10] 肖挺,戴伟.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两类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比较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8):44-56. [11] 何元庆.对外开放与TFP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07,(4):1127-1142. [12] 李斌,祁源,李倩.财政分权、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方法的实证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2016,(7):119-129. [13]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6,(12):3-10,96. [14]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2005,(5):107-117. [15] 周克清,刘海二,吴碧英.财政分权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J]. 财贸经济,2011,(10):31-37. [16] 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10,(3):54-64. [17]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 经济研究,2004,(6):33-40. [18] 马光荣,杨恩艳.打到底线的竞争——财政分权、政府目标与公共品的提供[J]. 经济评论,2010,(6):59-69. [19]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 经济研究,2009,(3):42-52. [20] 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132-143,207. [21] Färe R.,GROSSKOPF S.,PASURKA C. A.Pollution Abatement Activities and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 62(3-4):673-682. [22] FUKUYAMA H.,WEBWE W. L.A Directional Slack-based Measure Technical Inefficiency[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2009,43(4):274-287. [23] CHUNG Y.,Färe R.,GROSSKOPF S.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3):229-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