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引领”与“监督”:基层党组织制度的绿色发展协同效应
万攀兵, 朱丹妮
财经论丛    2024, 40 (3): 102-112.  
摘要36)      PDF(pc) (865KB)(56)    收藏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库,考察基层党组织制度对正式环境规制的互补作用。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内部的基层党组织制度显著强化环境规制的治理效果,即基层党组织制度具有绿色发展协同效应。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基层党组织制度主要通过其“引领”与“监督”功能来强化环境规制的治理效果,“引领”功能主要表现在发展企业家为党员这一制度形式上,而“监督”功能则主要体现为设立党组织。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环境治理视角揭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为我国推动绿色发展和提升环境监管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宗族文化、特殊信任与企业寻租支出
戴治勇, 田伟东, 曹东篱, 王明琳
财经论丛    2024, 40 (2): 102-112.  
摘要34)      PDF(pc) (886KB)(86)    收藏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和城市族谱数据,考察宗族文化对企业寻租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宗族文化越浓厚,企业寻租支出越多,该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改变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方式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宗族文化加深对自己人的特殊信任,有助于满足作为违法交易的寻租对信任、承诺和保密机制的要求;宗族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所有制、规模、区域和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程度的企业样本中存在明显区别。本研究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解释寻租可为反腐败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监管设计、效率变革与福利改善——兼论RPI-X定价模型的监管困境
于文领, 李宏舟, 闫明喆
财经论丛    2024, 40 (1): 103-113.  
摘要35)      PDF(pc) (828KB)(132)    收藏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测算中国电网公司的效率变革,在此基础上选择反事实分析法,模拟实施新型规制模式的成本效应和福利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效率导向型收入上限规制不是零和博弈,能带来监管改革红利。据此,进一步优化现有输配电价规制模式,不仅可改革输配电行业中被掩盖的低效率环节,还可将其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实现电网公司的效率变革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激励性管制对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证据
王俊豪, 霍雨佳, 金暄暄
财经论丛    2023, 39 (11): 103-112.  
摘要111)      PDF(pc) (892KB)(217)    收藏
本文基于我国330个地级行政区2005—202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这一激励性管制政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管制显著提升高耗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主要表现为企业绿色专利、发明型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的数量增加;与其他企业相比,激励性管制对大型企业、技术研发偏向型企业及政策实施前未获得任何专利授权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从激励性管制视角进一步拓展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动因,为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激励性管制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企业层面的微观经验证据,并从激励性管制政策的优化完善、其双重属性的有效发挥及多元政策衔接运行机制的制定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政策协同的减污降碳效应研究
刘亦文, 周韶成
财经论丛    2023, 39 (8): 103-112.  
摘要123)      PDF(pc) (832KB)(169)    收藏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政策协同治理的减污降碳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同单一的政策实施效果相比,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协同减少地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二者协同效应通过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能源依赖程度等路径降低地区排放水平,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政策实施效果越好,该协同效应越强。但在不同的区域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中,二者协同的减污降碳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 基于财政分权的调节作用
邵慰, 金泽斌, 陈子琦
财经论丛    2023, 39 (6): 103-112.  
摘要95)      PDF(pc) (794KB)(151)    收藏
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生态效率指标,实证检验环境规制、财政分权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空间异质性,在西部地区的实施效果较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产生明显的财政分权门槛效应,在财政分权程度较高时,环境规制的实施效果尤为显著。上述结论对地方政府完善环境规制政策、优化财政分权制度设计,实现环境规制、财政分权与区域生态效率的良性互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环境规制视阈下文明城市评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蔡海静, 王雪青, 谢乔昕
财经论丛    2023, 39 (5): 102-112.  
摘要88)      PDF(pc) (897KB)(153)    收藏
本文利用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考察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显著促进获评城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该影响作用主要体现于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中,在绿色发明专利方面则不明显;与其他企业相比,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重污染行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地处普通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这一结论有助于从城市文明视角拓展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动因,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经济后果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城乡转型、社会网络与道德行为演化
张文武
财经论丛    2023, 39 (3): 103-112.  
摘要114)      PDF(pc) (2308KB)(172)    收藏
本文考虑城乡转型背景下社会网络的信息披露功能,构建个人道德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机制分析发现,囿于行为信息传递障碍和滞后性,个人根据社会网络的状态做出行为决策,稳定的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个人行为的道德水平,城乡转型带来社会网络变动及不确定性,降低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水平。通过主体基模型对群体行为演化的仿真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状态显著影响个人行为的道德水平和演化路径,城乡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割裂表现为声誉机制缺失的负向激励,抑制了个人行为道德水平的提升。引入第三方治理后,社会群体的行为演化速度明显加快,显示出强烈的矫正趋势,但并未提高群体行为的平均道德水平。只有进一步增强精准奖惩和精细化治理,社会群体行为的代际演化速度和整体道德水平才会达到更好状态。本研究为城乡转型时期的道德秩序变迁提供了演化视角的经济学解释和社会精准治理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绿色信贷、地方官员特征与我国工业产能过剩
韦朕韬, 张腾, 陶善信
财经论丛    2023, 39 (2): 102-113.  
摘要135)      PDF(pc) (813KB)(240)    收藏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7—201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产出导向的DEA方法测算工业产能利用率,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绿色信贷、地方官员个人特征与工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有效缓解工业产能过剩,绿色信贷每增长1%,工业产能利用率将上升约0.22%;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绿色信贷发展对工业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省长的学历每上升一个“台阶”,绿色信贷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将平均上升约2.78%;省委书记和省长任职时间的长短对绿色信贷提升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明显。与本地晋升的官员相比,“异地空降”的省长更能发挥绿色信贷对工业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省长在执政期间出现违纪情况,则会抑制绿色信贷对工业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河长制对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关于环境治理责任联动机制的若干思考
张彩云
财经论丛    2023, 39 (1): 103-113.  
摘要160)      PDF(pc) (816KB)(187)    收藏
本文采用SBI方法,选择中国101个重点城市2006—2015年的经济和环境数据核算绿色生产率,以河长制的实施作为环境治理责任联动机制的政策冲击,采用多期DID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并验证河长制对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环境治理责任联动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及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河长制并未明显提升绿色生产率,而环保被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后,河长制对绿色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其中,“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均发挥了作用,后者起到了主导作用。这意味着环境治理责任联动机制需以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顶层设计,构建激励相容机制对环境治理责任联动机制的落实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反腐败、能源投资和能源效率
刘洁, 郭剑鸣, 刘相锋
财经论丛    2022, 38 (12): 103-112.  
摘要154)      PDF(pc) (873KB)(204)    收藏
本文采用2000—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腐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腐败扭曲能源投资并显著抑制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加大反腐败力度较好地抑制腐败对能源投资的负面影响。从反腐败的角度,为我国能源投资监管机制优化、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给予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与监管制度创新研究
王俊豪, 张宇力, 单芬霞
财经论丛    2022, 38 (10): 102-112.  
摘要131)      PDF(pc) (842KB)(384)    收藏
本文尝试运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及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面板数据,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互联网医疗信息与医患信任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医疗信息的监管缺失导致其难以提高医患信任度,亟需加强监管;若提高患者信息甄别能力,则互联网医疗的使用有助于提升医患信任度。据此,本文从完善互联网医疗法律制度、健全互联网医疗监管机制、创新互联网医疗监管方式、有效运用社会监督体系四个角度提出创新互联网医疗监管制度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国有企业创新行为:特征事实与来自民营资本入股的影响
竺李乐, 吴福象, 张雯
财经论丛    2022, 38 (8): 102-112.  
摘要155)      PDF(pc) (831KB)(356)    收藏
本文首先构建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和Google Patent检索系统的匹配数据,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梳理得出国有企业创新行为具有三个特征事实。进一步地,利用前述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效果及其异质性效应,发现民营资本的进入对企业创新产出的积极影响主要来自于企业创新效率的增长,而非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且该作用效果在高竞争性行业及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地区更加明显。考察这一影响效应因民营资本的进入程度不同而具有的差异化作用后发现,民营资本的完全进入明显有助于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的提升,而部分进入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数字平台并购控制的“结构推定”研究
唐要家, 林梓鹏
财经论丛    2022, 38 (6): 103-112.  
摘要230)      PDF(pc) (830KB)(408)    收藏
“结构审查”是反垄断并购控制的基础措施,结构审查的结构推定弱化会增加并购控制反垄断执法失效的风险。由于数字经济具有内在的高集中市场趋势和强可维持市场势力,面对数字平台的扩张性并购和竞争损害风险,我们应强化结构推定审查,以维护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反垄断并购控制政策没有引入“结构推定”并建立量化的结构审查标准,结构审查的模糊性和宽松适用降低了并购控制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数字平台并购控制政策应强化结构审查和引入“结构推定”,明确企业并购结构审查的量化标准并完善效率抗辩程序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新电改背景下省级电网企业的效率测算与激励机制
曹学泸, 黄恒孜, 赵雯, 朱晓艳
财经论丛    2022, 38 (4): 105-113.  
摘要333)      PDF(pc) (849KB)(536)    收藏
为检验我国第一轮输配电价管制政策效应,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3—2019年27个省级电网企业的效率,发现这些企业的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其中2017—2019年的效率没有显著提升。同时,借鉴英国输配电价激励性管制经验,结合省级电网企业效率的测算结果,设计基于相对效率和成本节约的输配电价激励性管制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国企改革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吗——以外部监管为例
张俊美, 许家云
财经论丛    2022, 38 (3): 102-112.  
摘要532)   HTML503)    PDF(pc) (828KB)(884)    收藏

本文基于企业微观数据,以2003年国资委成立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倍差法考察国资委成立带来的外部监管增强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外部监管显著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且这一结论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外部监管通过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生产效率、创新能力和实际利息支付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从动态视角看,外部监管通过抑制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促进现有僵尸企业的退出和复活减少了国有僵尸企业;外部监管通过提高国企改制成效进一步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外部监管对低竞争程度行业、上游行业和东中部地区国有企业僵尸化的抑制作用更大。外部监管通过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改善了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从而提高了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如何通过非市场方式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管,搞活国有经济,促进国有僵尸企业的出清。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混合所有制改革动机
梁永福, 杜巨澜, 陈林
财经论丛    2022, 38 (2): 101-112.  
摘要695)   HTML1346)    PDF(pc) (835KB)(1207)    收藏

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动机及其与社会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地方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但这种经济动机在垄断程度较高的企业不存在;地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效率改善与企业软预算约束呈负相关,且在垄断型、管理层持股较多和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中影响更大;与中央企业相反,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动机与社会动机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联动关系,且仅在垄断程度较高和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中显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新能源补贴退坡政策能否激发车企技术水平进步——来自新能源车企采购和生产微观数据的证据
刘相锋, 吴颖婕
财经论丛    2021, 37 (11): 102-112.  
摘要753)   HTML12)    PDF(pc) (1083KB)(1349)    收藏

本文利用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微观数据,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SFA)并测算企业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借助断点回归方法(RD)对新能源补贴退坡的技术效率效应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新能源车企的平均技术效率约为66%,补贴退坡政策有效提升行业技术效率2个百分点;新能源车企存在策略性“迎合”行为(即为获得地方政府的补贴和政策支持),过高的资产负债率给技术效率带来不稳定性。因此,应重新认识补贴退坡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优化引导消费者行为的实施手段,健全新能源车企的融资机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网约车市场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内部竞争和政府监管的双重视角
房立波, 钟晓敏
财经论丛    2021, 37 (10): 102-113.  
摘要817)   HTML16)    PDF(pc) (953KB)(1468)    收藏

本文从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耦合性出发,建立博弈模型研究促进网约车市场发展的路径,利用“小偷守卫”博弈模型解释政府监管力度与监管效果不断反复的原因。根据“激励悖论”,本文解释了长期内加大对网约车平台的惩罚力度能缓解行政资源的不足,以及加大对政府监管机构的惩罚能减少网约车平台的违法行为。引入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扩展“小偷守卫”博弈模型后,本文揭示根据约束条件从不同的政策目标出发,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通过调整监管资源投入、对双方的惩罚力度实现监管动态平衡的路径。以伯特兰德模型和古诺模型为基础,本文构建不确定结束时点的重复博弈,分析网约车市场发展两个阶段的竞争策略。从增进社会福利的视角,提出增强不合作的诱惑、降低贴现率、增加市场主体数量、发挥“极大化极小策略”的作用等措施巩固“囚徒困境”的稳定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与中国能源低碳转型
汪辉, 赵新刚, 任领志, 王桢
财经论丛    2021, 37 (9): 104-113.  
摘要759)   HTML6)    PDF(pc) (827KB)(1219)    收藏

本文基于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尝试以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诠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简称“配额制”)的制度安排对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由上网电价向配额制转变的这一制度变迁中,其经济绩效取决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向是否协调一致。结果表明,采取基于配额制的绿色证书交易这一既非激进式又非渐进式的综合变迁方式,能有效契合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短期发展特征,并有望实现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最终目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通往幸福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结构逻辑与公共政策涵义
陈惠雄
财经论丛    2021, 37 (4): 106-112.  
摘要588)      PDF(pc) (723KB)(1943)    收藏
文章基于幸福支柱原理,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是以身心健康、家庭安康、经济小康、社会正康和生态大康为核心支柱的“五康共建”的结构逻辑和建设体系。根据“五康共建”的辩证关系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应的公共政策建议,以提升小康社会政策机制设计的整体性和可持续建设能力;通过由微观到宏观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路径解读,补充一种面向幸福的小康社会建设机理和政策涵义,以避免“收入有增长,幸福无提高”的“幸福悖论”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煤改气、电”政策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
熊艳, 廖文军, 王岭
财经论丛    2021, 37 (3): 103-112.  
摘要660)      PDF(pc) (846KB)(2320)    收藏
本文利用城市的日度数据,分析集中供暖、“煤改气、电”政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以验证“煤改气、电”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集中供暖显著增加供暖期的空气污染,但“煤改气、电”政策实施后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对补贴程度越高的城市、平均空气污染为优和轻度污染的城市及省会城市的空气污染降低效应更强。为此,应持续推进“煤改气、电”政策,慎重推进“一刀切”的“煤改气、电”退坡补贴政策,建立因城施策、补贴持续、重点区域重点改造的“煤改气、电”优化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电商平台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与信用监管研究——来自“淘宝”和“京东”的证据
王俊豪, 单芬霞, 张宇力
财经论丛    2021, 37 (2): 103-112.  
摘要661)      PDF(pc) (836KB)(1869)    收藏
本文利用“淘宝”和“京东”的数据,从消费者选择和商家经营决策两方面实证认证机制和信用监管对声誉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信用状态和认证机制能显著提高声誉信号对产品销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不同平台和信用环境下声誉机制和认证机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声誉和信用水平较高的平台环境下,声誉机制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否则,声誉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加强信用监管的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倒挂”的分类定价真的不合理吗?——来自中国城市自来水行业的证据
任剑新, 邵彬涛
财经论丛    2021, 37 (1): 104-114.  
摘要937)      PDF(pc) (808KB)(2539)    收藏
本文将Faulhaber范式扩展至ROR规制的情形,证明通过SAC和IC测试的交叉补贴符合帕累托改进原则。基于中国城市自来水行业的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前中国公用事业的分类定价同时具备水平补贴和交叉补贴的性质。不合理之处并非交叉补贴本身,而是政府定价调整滞后,增加了企业负担,进而引发企业破坏最优价格结构。灵活的价格调整周期与合理的补贴上限将是未来政策调整的两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中国省级污染偏好与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研究
卢江海
财经论丛    2020, 36 (12): 98-107.  
摘要580)      PDF(pc) (1103KB)(2289)    收藏
本文使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以不同污染物作为非期望产出时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省份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不一样,污染偏好存在差异,东部沿海省份长期处于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前沿,不存在污染偏好且潜在的污染排放成本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省份;中部地区省份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随污染物的选取而异,存在污染偏好;西部地区省份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具有逐渐恶化的趋势。因此,需制定因地制宜、区域协同与污染物协同的环境政策,以实现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奥康纳与国家的财政危机理论
刘守刚
财经论丛    2020, 36 (12): 108-112.  
摘要555)      PDF(pc) (700KB)(230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用户多归属、平台竞争与排他性交易
张苇锟, 杨明婉
财经论丛    2020, 36 (11): 103-112.  
摘要810)      PDF(pc) (847KB)(1941)    收藏
基于不对称信息下,建立动态Hotelling博弈模型,就用户多归属的情形下分析双边市场竞争及其排他性交易后的利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用户多归属下,平台竞争的均衡利润变化依赖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用户水平的差异性。当买方水平高于卖方时,不对称信息下的平台均衡利润是下降的,否则就上升。平台在不对称信息下存在实施排他性交易的动机,不仅抵消用户多归属的正效应,还降低用户的效用水平。随着双边用户的价格敏感度增强,平台排他性交易的实施动机将下降,最后回到逆向选择和价格竞争的状态,其占优均衡是歧视性定价。以天猫和京东两大寡头平台的价格竞争及其排他性交易为例展开阐述,为平台自我治理和政府规制提供有益的指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垃圾焚烧项目邻避补偿的区域成本分摊机制设计及仿真研究
何兴斓, 刘相锋
财经论丛    2020, 36 (10): 105-113.  
摘要437)      PDF(pc) (829KB)(2334)    收藏
“垃圾围城”是影响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厂成为解决城市垃圾的有效途径。由于邻避效应,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时常遭到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甚至在部分城市引发公共事件。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的邻避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环境负外部性,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是治理该问题的核心。本文以H市垃圾焚烧项目为典型案例,采用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在充分考虑房价变化率、环境风险承担能力、谈判能力及居民邻避冲突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多区域合作成本分摊方案,为政府制定邻避效应的经济补偿政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农村地区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及其监管均衡
邵宜添, 陈刚, 杨建辉
财经论丛    2020, 36 (9): 104-112.  
摘要455)      PDF(pc) (810KB)(2112)    收藏
本文基于浙江省多地农村田野调查,通过生产和消费理论并结合Stone-Geary效用函数,从消费者效用的视角探讨不同的政府监管环境下农村初级农产品市场的均衡特征、均衡数量及主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初级农产品存在农药、化肥、抗生素等不规范使用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农村农业生产主体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农业经济利益导向及政府监管部分缺失等。农村初级农产品市场均衡数量受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的双重作用,加强该类市场的政府监管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农村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这一结论为农村初级农产品市场长效监管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互联网订餐平台声誉机制的消费影响及监管对策
张肇中
财经论丛    2020, 36 (8): 103-112.  
摘要484)      PDF(pc) (808KB)(2531)    收藏
本文基于饿了么商家数据,探索互联网外卖订餐平台的消费者评分系统对后续买家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消费者评分形成的商家声誉显著影响后续买家的消费决策,商家月销量与消费者评分呈正向关系;卖家是否为品牌商家显著影响消费者选择,品牌商家的月销量相比更高;由于互联网订餐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商家是否参与平台的“食安险”形成补充声誉机制,成为买家消费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不同区段的消费者评分对商家月销量的正向影响存在差异,当商家评分达到一定阈值,评分的提高不再带来额外的销量红利。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互联网订餐平台的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环境与城市科技创新
陈晓东, 刘佳
财经论丛    2020, 36 (7): 104-112.  
摘要351)      PDF(pc) (775KB)(2200)    收藏
本文以我国近年来正在推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探究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区分不同年龄专利价值差异的创新指数及手工收集的城市行政审批中心的成立时间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而言对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且该积极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城市本身的创新环境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效应的发挥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进一步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及人力资本水平等均为构成我国城市创新环境的关键要素,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效应的发挥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结论对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情景模拟与贸易制裁效果后评估
郑建,周润,周曙东
财经论丛    2020, 36 (6): 104-112.  
摘要488)      PDF(pc) (1219KB)(2764)    收藏
本文采用GTAP模型对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情景模拟分析,结合实际数据展开贸易制裁措施效果的后评估,并对2019年贸易摩擦升级的潜在影响予以前瞻性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美宏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而阿根廷等其他南美国家、韩国、巴西和东盟从中获益。中国的谷物、油料、肉类、运输设备、金属及其制品和电子设备的进口及运输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出口受影响程度较大。后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和车辆及其零附件、塑料及其制品、金属及其制品、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制裁效果较理想。2019年贸易摩擦升级后,中国宏观经济和部分产业部门进出口将遭受更严重的冲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结构性改革能有效促进创业吗?——来自结构性改革数据和全球创业观察数据的证据
王珊珊, 李月
财经论丛    2020, 36 (5): 104-112.  
摘要473)      PDF(pc) (812KB)(2068)    收藏
本文整合全球创业观察成人人口调查数据库和结构性改革指标体系,研究结构性改革对创业的中介效应和顺序效应,探索结构性改革对不同创业类型影响力的异质性。probit回归结果发现,个体创业机会感知的提升在结构性改革对创业的影响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结构性改革的顺序效应体现为国际贸易开放、流动性负债占比、创业成本、雇佣和解雇法规及政治稳定性的改革适合在中等收入阶段优先推行以促进创业,而在高收入阶段更适合通过私人信贷、集体谈判和合约的法律执行力的改革来影响创业选择;中等收入阶段的机会型创业受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更加明显,高收入阶段的生存型创业基本不受结构性改革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发明专利一定越多越好吗?——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讨论与微观证据公共选择理论下的税收成本与社会契约形式转变
任晓猛, 付才辉
财经论丛    2020, 36 (4): 105-113.  
摘要562)      PDF(pc) (762KB)(2033)    收藏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技术选择应与要素禀赋结构(发展阶段)相匹配。本文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来表征企业的不同技术选择,运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与专利匹配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尝试为该理论提供微观证据。研究结果发现,在发展初期(低研发投入阶段),实用新型专利对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发明专利的促进效应要在发展成熟期(高研发投入阶段)才得以显现;实用新型专利增长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发明专利的增长效应却在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风险及其监管规则建构
张超
财经论丛    2020, 36 (3): 105-113.  
摘要540)      PDF(pc) (775KB)(3153)    收藏
本文探讨数字货币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风险,提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风险共性是身份重叠,而身份重叠的问题源于资金端、资产端和中介机构的角色职能不清。强管制型的监管模式无法有效遏制交易平台风险,自律型监管是平衡政府、平台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协调的最优方案。自律型监管需构建交易平台中介机构的基础业务监管规则、资金端的投资者保护监管规则和资产端的信息披露监管规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顾此失彼还是一举两得?——对我国碳减排经济政策实施后减排效果的检视
杨博文, 尹彦辉
财经论丛    2020, 36 (2): 104-112.  
摘要464)      PDF(pc) (1333KB)(2082)    收藏
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选取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的2003~2015年度面板数据,分别从CO2排放量、能源消费量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湖北和广东两个试点省份减排效果进行检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实施低碳试点省份政策对广东的减排效果影响明显,但对湖北的减排效果影响并不显著。2012年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使湖北的减排量下降,广东在此政策实施后减排效果更佳。同时,湖北在两种政策实施后经济发展水平略有提升,但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依旧保持平稳态势,其原因可能与两地的低碳经济战略布局和政策执行效果具有较大关系。结合试点省份的碳减排经济政策制定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后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土地出让市场化、所有制差异与企业进入
李波
财经论丛    2020, 36 (1): 104-113.  
摘要609)      PDF(pc) (835KB)(2519)    收藏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探讨土地出让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市场进入及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对所有制差异企业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推进通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城市寻租腐败程度而增加企业进入的概率,且所有制属性的差异导致企业社会属性和政企联系不同,使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没有任何限制,但大大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市场进入概率。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减少土地出让的所有制差异,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市场化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机制与实证
陆立军, 陈丹波
财经论丛    2019, 35 (12): 104-113.  
摘要517)      PDF(pc) (876KB)(1986)    收藏
针对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特点,本文构建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自滞后模型,验证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通过权衡成本和收益实施环境规制策略,存在“逐底竞争”和“趋好竞争”两个均衡点;地方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明显降低本地区的污染排放,但会引发污染的就近转移;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而污染转移效应则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创新补偿效应是推动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由“逐底竞争”向“趋好竞争”转变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制度变迁视角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研究——基于义乌市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
卢江海, 钱泓澎
财经论丛    2019, 35 (11): 102-112.  
摘要652)      PDF(pc) (909KB)(2137)    收藏
本文梳理宅基地制度变迁后发现,其主要遵循三条逻辑主线:是否允许非农户购买宅基地经历一个允许到禁止的过程;要求土地集约利用,以提高用地效率;逐步放开宅基地及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允许其有偿使用。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把市场化作为改革方向,在原先村集体内部流转这个唯一合法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将一些隐形市场公开化、合法化,农民对此项改革的满意度较高。市场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制度变迁中各级政府应明晰自身定位,谨慎推广试点地区的改革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环境规制对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及其约束条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肖晓军, 陈志鹏
财经论丛    2019, 35 (10): 104-112.  
摘要811)      PDF(pc) (951KB)(3136)    收藏
本文利用2003~2010年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Hansen(1999)的非线性面板数据门槛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即环境规制强度存在一个适度区间。在此区间内,环境规制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促进效应最大,过低或过高的规制水平都不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也即环境规制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代表创新能力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也是环境规制对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的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超越某一水平时,加强环境规制才能显著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即伴随它们的上升,环境规制与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之间呈U型非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